现的精心局昙花一还是的骗狂欢设计
最近有个SocialFi项目在圈内掀起了一阵旋风,短短十天就吸引了6万多活跃交易账户,交易总额接近两万个ETH。在这个连熊市都要冻感冒的市场环境下,它确实像匹黑马般耀眼。但作为一个见过太多项目起起落落的老韭菜,我实在忍不住想说:这不过又是一场精心包装的庞氏骗局,只不过这次穿上了社交的外衣。 这个SocialFi项目说起来挺有意思的。它允许KOL们开设专属聊天室,想进聊天室和偶像"亲密互动"?你得先买把钥匙。钥匙最初都在KOL手里,卖完了就得从其他用户那儿买,就像二手票务市场一样。KOL还能从每次转手交易中抽成,美其名曰"激励他们维护社区质量"。乍一听还挺合理,对吧? 但问题就出在这个"看似合理"上。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。这个平台有个类似"官方柜台"的机制,所有交易必须通过这个柜台完成,而且每笔交易还要收20%的税!想象一下,第一批入场的人花5分钱买了钥匙,看着价格很快涨到5毛、5块,心里美滋滋的。这时候谁还记得什么偶像不偶像的?大家都在玩击鼓传花的游戏。 更糟糕的是,这个系统本质上就是个零和游戏。假设现在所有钥匙都值5块钱,但你想过没有,这些钱从哪来?早期低价卖出钥匙的钱早就被分走了,再加上20%的交易税,这个池子里的钱根本不够所有人套现。就像音乐停了还在跳舞的人,等想找椅子坐下时,发现椅子早就不见了。 说到底,这个模式违背了社交平台的本质逻辑。真正的社交平台应该让内容创作者通过扩大影响力来变现,就像YouTube博主靠广告分成一样。而这个SocialFi却反其道而行,限制信息传播,把社交关系变成了金融投机工具。我见过最接近这种模式的,大概就是那些收费荐股群了——不过那通常也是割韭菜的套路。 说到底,当一个社交平台的价值不再来自内容本身,而是来自参与者之间的互相博弈时,它就注定走不远。也许短期内能制造一些暴富神话,但长期来看,这就是个注定要破的泡沫。毕竟,历史上从没出现过靠黄牛炒门票就能持续发展的演唱会,对吧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稳定币:从野蛮生长到合规竞赛的华丽转身
- 9月25日以太坊交易手记:当纪律遇见机遇
- 加密世界警钟再响:从两起盗窃案看资产安全之道
- 完美收官!500点BTC和40点ETH盈利到手
- 以太坊或将迎来雪崩式下跌?300美元关口岌岌可危
- 疯狂行情!我们精准做空比特币赚翻了
- 10月2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BTC和ETH操作指南
- 市场回暖信号闪现?资深分析师教你如何布局中长期投资
- 加密行业抢跑5年,华尔街能否后来居上?
- 当便宜钱找上门时,你真的敢捡吗?解密黑U跑分骗局
- 十年磨一剑:Telegram如何用OpenTele重新定义社交金融
- 致学教育获评学历教育标杆,成人教育的领跑者
- 加密市场惊魂24小时:老韭菜的血泪教训
- 9月25日以太坊交易手记:当纪律遇见机遇
- 以太坊或将迎来断崖式下跌?知名分析师发出重磅警告
- 市场博弈的艺术:如何精准把握非农行情
- 投资这门必修课:历史是最好的老师
- 以太坊能否逆风翻盘?ETH期货ETF或成关键转折点
- 解密香港:为何这颗东方明珠正成为Web3世界的超级引擎?
- 10.3行情观察:短暂回调不改上涨趋势,投资心态才是关键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