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潮样吗不一金融这次会社交
最近币圈的朋友们都在讨论Friend.Tech这个新玩意儿。说实话,我第一次听说这个项目时,脑子里立刻蹦出三个字:"这不就是..."。没错,它让我们这些老韭菜不由自主地想起了2020年那个疯狂的DeFi之夏。 记得那天刷推特时,突然发现整个加密圈都在讨论Friend.Tech。这个让粉丝买卖KOL"股份"的模式,乍一看挺新颖,但细想之下却带着浓浓的"击鼓传花"味道。有意思的是,尽管市场正处于深熊,这个SocialFi项目却奇迹般地掀起了一股热潮。上周雪崩链上的Star Arena就更戏剧性了,创始人亲自站台喊单,结果没几天就曝出合约漏洞导致资金归零,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继续霸占话题榜。 看着Base链TVL因Friend.Tech暴增,其他公链也坐不住了。Avax、Arbitrum这些"过气网红"纷纷推出自己的仿盘,生怕错过这波难得的流量红利。推特上到处是"再不进场就晚了"的FOMO情绪,这场面让我恍惚间回到了2020年Compound引爆流动性挖矿的那个夏天。 Placeholder合伙人Chris把现在的SocialFi热潮比作新的DeFi Summer,这个类比确实挺贴切。回想2020年,也是从一个领头项目开始,各路仿盘蜂拥而至,最后整个赛道TVL三个月内暴涨10倍。但说实话,我觉得这次的情况要复杂得多。 首先是市场环境完全不同。当年美联储大放水,热钱到处找出口;现在呢?加息周期下,VC们都在追AI风口,留给SocialFi的热钱实在有限。而且现在的公链生态也太卷了,光是L2就十几个,大家都在拼命找流量突破口。 Friend.Tech最聪明的地方在于它抓住了人性。谁不想早点进场赚后来者的钱呢?但这种设计就像一把双刃剑。我几个朋友刚开始赚得盆满钵满,后来机器人一进场,新人成本直线上升,整个游戏就变味了。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火过的StepN。同样的套路:早期玩家吃肉,后期玩家买单。但StepN至少还做出了破圈效应,Friend.Tech目前看来更像是币圈内卷的游戏。 说到底,DeFi Summer能持续是因为它创造了真实价值——更好的交易体验、更高的资金效率。而现在的SocialFi项目,除了投机收益外,我真没看出它解决了什么实际需求。你会放弃微信去用一个功能简陋的加密社交软件吗?反正我不会。 当然,我并不是全盘否定这些创新。在目前的环境下,适当的"旁氏设计"或许是必要的获客手段。但关键在于,项目方能否在热度消退前找到真正的价值支撑。否则,当最后一个接盘侠离场时,这场盛宴终将散场。 话说回来,作为经历过多次周期起伏的老韭菜,我倒觉得不必过早下结论。加密世界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不可预测性。也许SocialFi会走出不同于DeFi的路径,谁知道呢? 我个人更期待看到的是,这些项目如何在投机泡沫之外,真正解决社交领域的痛点。毕竟,金融只是手段,社交才是目的。如果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,那才是真正值得期待的"下一个Summer"。似曾相识的火爆场景
历史会重演吗?
社交金融的双刃剑
关键问题:价值从何而来?
未来的可能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8月8日数字货币合约实战:稳中求胜才是王道
- PERP暴涨后见顶?一个交易老手的深度观察
- 加密世界的熊猫快车:PandaBridge让你的资产随心所欲地跨链
- 加密货币市场遭遇寒冬:交易量骤降背后的深度观察
- 加密世界的十字路口:原生玩家与跨界新贵的生存法则
- 游戏与阅读:重新定义Web3时代的闲暇生活
- 比特币2024:狂欢还是泡沫?一场关于加密货币命运的激烈争辩
- 9月12日比特币/以太坊走势深度解读:市场拐点将至?
- 阿布扎比将成为2025年游戏界的狂欢圣地!全球游戏展重磅来袭
- 加密货币的八月寒冬:当市场情绪跌入冰点
- 比特币市场观察:熊市迷雾中的生存指南
- V神南洋理工演讲: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区块链十年心路
- 区块链早报:2025年8月13日市场风云
- 从iPhone价格看比特币的疯狂旅程:一部手机背后的加密货币传奇
- 比特币命悬一线:死亡交叉威胁下,2.5万美元支撑位还能撑多久?
- Solana市值飙升启示录:NFT热潮或将重塑公链格局
- Cathie Wood的投资哲学:如何在加密市场中发现下一个风口?
- 比特币活跃度飙升背后:CPI数据能否成为牛市催化剂?
- Filecoin未来走势分析:寒冬中的存储明珠何时闪耀?
- 莫斯科将迎来年度加密盛会:第三届加密峰会9月启幕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