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如融信任区块盟链何重链新篇章众联公塑金
记得去年参加区块链峰会时,我就有个强烈的预感:联盟链和公链的融合是迟早的事。没想到今年在上海举办的第九届区块链全球峰会上,微众银行的马智涛副行长就给我们带来了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。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区块链的金融机构之一,微众银行从2015年就开始在这个领域深耕。马行长在演讲时打趣说,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做"回头看",就像我们金融机构定期要做的工作总结一样。不过在我看来,这更像是区块链从业者的"五年之痒"——经历了最初的技术狂热后,现在是时候认真思考区块链到底兑现了哪些承诺。 说实话,听完马行长的分析,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身边做区块链的朋友最近都在感叹"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"。公链确实在开放参与方面做得不错,就像以太坊那样谁都可以加入;但说到交易效率和监管合规,那就差强人意了。而联盟链虽然解决了效率和监管问题,却又把门槛设得太高,普通用户根本参与不进来。 马行长提出的"公众联盟链2.0"概念让我眼前一亮。这让我想起当年微信支付刚推出时的情景——既保持了银行的严谨性,又让普通用户用起来毫无门槛。现在微众银行想做的,就是把这种"既要又要"的平衡艺术复制到区块链领域。 他们从2018年就开始布局,现在FISCO BCOS平台已经迭代到3.1版本,最让人自豪的是,其研究成果还被国际顶级学术会议收录。想想看,一个国产区块链技术能在国际上获得认可,这不正是我们期待的技术自信吗? 马行长分享的数据特别打动我:累计4亿笔链上交易,日均30万笔,月运行成本控制在10万以内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微众银行在藏品发行、存证服务、元宇宙平台等多个场景的实践。就像他说的,"只要规模够大,这个成本任何场景都能负担"——这不正是区块链普惠金融的意义所在吗? 我记得特别清楚,马行长提到他们正在启动观察节点接入工作,计划年内完成向公众联盟链2.0的升级。这不就是区块链界的"改革开放"吗?让普通用户也能参与监督,让更多dapp开发者可以基于这个平台创新。 说到Web3,马行长的观点特别接地气。他认为公众联盟链2.0可以成为Web3时代的新型公共基础设施,就像数码港元、稳定币需要依托的底层技术一样。这让我想到地铁建设——既要有政府主导的规划,也要有民间资本的参与,最后才能实现四通八达。 演讲最后,马行长提到"用者自付"的原则,我觉得这个设计特别聪明。既保持了网络的开放性,又避免了资源滥用,就像共享单车的押金机制一样,让整个系统能够良性运转。 走出会场时,我听到不少同行在讨论这个方案。有个做支付的朋友说,这可能是国内区块链落地最靠谱的路径。确实,在保持金融安全的前提下推动技术创新,这不正是我们期待看到的中国方案吗?区块链的"五年之痒"
一个"鱼与熊掌兼得"的解决方案
4亿笔交易的实证
Web3时代的"新基建"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MAYA:当古老文明遇见未来金融的Web3.0革命
- 从30万到20亿:Garry Tan与Coinbase的传奇投资故事
- 区块链世界的惊天逆转:一场43亿美元和解背后的机遇与风险
- 从监管专家到币安掌舵人:Richard Teng凭什么接棒CZ?
- 比特币遭遇通胀冷水澡,12万美元关口能否守住?
- 市场观察:通胀阴霾未散,加密市场迎来关键转折
- Moonriver生态再添新成员:PICA代币跨链之旅
- 花3万学投资真能稳赚?来看看800V技术背后的投资门道
- Ordinals生态爆发:谁将成为比特币世界的下一个独角兽?
- 当铭文代币热浪袭来,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应对?
- 三年零事故!这家交易所的安全护城河为何如此坚固?
- 科技巨头谷歌悄悄布局,Web3版图再添重要拼图
- 12万枚比特币不翼而飞:一场价值145亿美元的加密大劫案
- 深度解析:7个不容错过的POW宝藏项目
- Worldcoin:披着AI外衣的低保计划还是下一个加密明星?
- 加密货币江湖风云再起:币安和解背后的权力游戏
- 一个估值5000万美金的Web3操作系统,凭什么让IDG和红杉争相投资?
- Blast:新晋L2的诱惑与隐忧
- GCEX成功拿下迪拜数字货币牌照,中东市场布局再下一城
- 别急着下车!这场加密盛宴才刚开始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