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场们正幕演见证泡沫h的的谢怎样狂欢我出
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看着friend.tech这出大戏,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些熟悉的剧本在上演。NingNing说得没错,万物皆有周期,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充满投机气息的加密世界。 让我来分析下这个平台的现状吧。到目前为止,friend.tech已经经历了三波明显的交易热潮。有趣的是,前两波的走势简直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——都呈现完美的正态分布曲线。而现在这第三波,老实说,我感觉它正在重蹈覆辙。 看看9月13日的数据,交易量已经飙升到52.5万次,和第二波8月21日的峰值持平。但接下来的发展让我不禁摇头——次日立马暴跌39%,随后进入长达两周的"冬眠期",key的价格更是集体跳水,简直就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割韭菜表演。 现在的情况反而更令人担忧。截至发稿时,今天的交易量只有29.3万,换算成24小时数据大概31.3万左右,比昨天53.9万的高点暴跌了42%。这熟悉的配方,熟悉的味道,难道又要开始新一轮的"沉睡期"? 最让我警惕的是这次的数据对比:在8月21日的峰值时,活跃买卖地址高达47,145个;而现在只有24,145个地址,却产生了更多的交易量。这意味着什么?简单来说,就是更少的玩家在进行更频繁的交易——这分明就是典型的"内卷"迹象,绝非健康增长的信号。 说到base链,现在的局面也挺有意思。79,708的日活中,friend.tech就占了30.3%。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经典问题:到底是base成就了friend.tech,还是friend.tech带火了base?说实话,现在连我这个老玩家都说不清了。 但我可以确定的是,当一个项目的交易量完全依赖少数玩家的高频操作,当它的价格走势呈现出如此规律性的暴涨暴跌,我们就该警惕了。毕竟在这个圈子里,见过太多类似的剧本,而结局往往都是新韭菜们交的学费。 所以各位朋友,如果你还在friend.tech的游乐场里玩耍,请记住:音乐终会停止,关键是要在合适的时机找到那把椅子。而现在看来,音乐似乎已经开始变得断断续续了...三波浪潮: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
危险的信号:虚胖的交易量
base与friend.tech:鸡生蛋还是蛋生鸡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市场风向变了:从技术崇拜到收益为王的新牛市格局
- 美国联手盟友切断哈马斯金融命脉,加密货币成重点打击对象
- KadChain:当区块链遇上全息生态,这才是未来数字经济的正确打开方式
- 深度解析:HIFI Finance的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
- SEC掌门人强硬表态:加密货币别再妄想逃避监管
- 重磅!区块链游戏《6号农场》今日开启永久数据测试
- 比特币晚间行情深度解析:关键点位与操作策略
- 11月19日以太坊行情深度解读:震荡区间中的交易机会
- 以太坊再创新高,1875美元成关键分水岭
- 链上新资产:大所上线后的真实剧本
- Web3借贷协议利率机制全解析:从入门到精通
- 未来已来:为什么Web3钱包正在重塑我们的数字生活?
- 币圈老司机揭秘:比特币或将先蹲后跳,这波行情你看懂了吗?
- 币圈老司机教你玩转暴涨暴跌行情
- 以太坊强势突围:看涨行情或将延续至2200美元
- 2023年11月13日:加密货币市场晨间观察
- 比特币强势反弹:9月8日行情预测成真
- 比特币的CPI考验:是陷阱还是黄金坑?
- 山寨币的黄金期何时到来?350个币种的血泪教训
- 重磅!Celestia模块化区块链终于迎来$TIA代币新时代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