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包模化之理解路的进开始块化从零
最近在研究以太坊生态时,我偶然发现了ERC-6900这个新标准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经常使用钱包的老用户,我对其背后的设计理念感到非常兴奋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个可能改变我们使用钱包方式的创新提案。 要理解6900,我们得先回顾下4337。记得去年第一次体验合约钱包时,那种可以用ERC-20支付gas费的便利感至今难忘。4337确实带来了很多用户体验的突破: 但用着用着,我发现了一个问题。不同钱包厂商的实现方式五花八门,导致我在A钱包创建的钱包,在B钱包的DApp上根本无法使用。这让我想起了早期Android手机的应用兼容性问题。 正是这些亲身经历让我特别理解6900的价值。它主要针对两个关键问题: 1. 钱包兼容性问题 想象一下,你买了台新手机,结果发现所有App都要重新购买。这就是当前合约钱包生态的真实写照。ZeroDev、Biconomy等厂商各自为战,用户被锁定在特定生态内。 2. 功能扩展难题 现在的合约钱包就像一部不能安装App的功能机。想新增功能?只能整个换掉钱包合约。这不仅麻烦,还涉及重新审计等额外成本。 6900提出的解决方案让我眼前一亮——模块化架构。简单来说,就是把钱包变成"可插拔"的设计: 这种设计借鉴了Diamond Proxy模式,但做了关键改进。最让我欣赏的是它用call替代delegatecall的安全考量——毕竟谁都不想自己的钱包被恶意插件掏空。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:早上用DeFi插件做流动性挖矿,下午用NFT插件参与拍卖,晚上用社交恢复插件设置新的监护人。所有操作都在同一个钱包完成,不用来回切换。 特别看好这种设计对开发者的友好性。现在要开发钱包功能,不再需要从零开始,而是可以基于现有模块快速构建。这让我想起了WordPress的插件生态。 当然,新标准也面临不少挑战: 但从Alchemy团队的路线图来看,这些问题正在被积极解决。预计明年年初就会有可部署的主网版本。 作为一个普通用户,我最期待的是这个标准带来的钱包互操作性。也许不久的将来,我们就能像更换手机主题一样个性化自己的钱包,同时不用担心被锁定在某个生态中。 参考资料:从ERC-4337说起
6900要解决的核心痛点
模块化设计的精妙之处
实际使用场景畅想
挑战与未来展望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【市场观察】本周加密货币行情展望:平静表面下的暗流涌动
- 深度观察:NFT市场一周风云录(11.5-11.11)
- 深度解析Blast:Blur团队如何重新定义L2原生收益生态
- 以太坊强势领跑 新一轮Layer2和LSDfi投资机会浮出水面
- Arweave生态的华丽转身:从冷存储到热计算的进化之路
- 灰度板块卷土重来,新一轮牛市要启动?
- Rollup生态中的隐形金矿:谁在瓜分排序器这块蛋糕?
- 黄金市场深度解析:11月13日交易策略与投资思考
- 美联储9月降息:市场热切期盼背后的隐忧
- 当区块链遇上AI:一场即将爆发的技术革命
- 那些年,他们押注比特币的疯狂赌局
- 比特币疯狂破顶黄金陷拉锯战 资深交易员深度解读
- 市场寒冬中的加密资产:投资者为何在静待CPI数据?
- 币安区块链周火爆进行中:波场TRON展台成全场焦点
- 挖矿小白看这里!手把手教你用JASMINER X16-Q赚钱
- 当区块链遇上淘金热:一位老韭菜的真诚分享
- 8月20日加密货币市场复盘:白天空单策略大获全胜,晚间抄底机会出现?
- 深度剖析:以太坊质押市场的机遇与暗流
- 香港STO新政深度解读:当传统金融遇上区块链技术
- 当DeFi撞上税务:一场关于隐私与监管的拉锯战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