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到清算崩塌加密借贷记帝国高收法院从4
当开曼群岛大法院那纸冰冷的清算令下来时,许多投资者才真正意识到,那个曾承诺年化43%收益的"金融乌托邦"彻底破灭了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借贷市场的业内人士,我不得不感叹这个行业的魔幻现实——用高息吸引资金,用谎言维系泡沫,最终留给投资者的只剩一地鸡毛。 记得2022年初,Freeway(前身为AuBit Prime)在加密圈风光无限,1.6亿美元的管理规模让它成为不少散户眼中的"稳健理财"选择。那些穿着西装革履的销售代表,在各大社群热情推销着他们的"Superchargers"计划——听听这名字,多能激发人的财富幻想。我当时就纳闷:在传统金融年化5%都算高收益的当下,凭什么他们能给出43%? 果然,2022年10月的那场"提现冻结"公告就像一盆冰水。5000多名投资者突然发现,自己存在"超级充电器"里的钱变成了数字幽灵。平台给出的理由是"交易亏损",但具体亏在哪?怎么亏的?至今都是个谜。 这个案子最耐人寻味的是它的公司架构设计。总部设在怀俄明州,母公司注册在开曼群岛,资金托管放在希腊,活脱脱一副"全球金融迷宫"的做派。我在行业里见多了这种操作——专挑监管薄弱地带注册,哪个环节暴雷就推给哪个司法管辖区。 LedgerScore投资人的诉讼材料揭露了更惊人的内幕:平台声称的"资金隔离托管"根本不存在,客户的钱被悄无声息转给了希腊经纪商Ardu Prime。而当投资者想要个说法时,AuBit和Ardu开始互相甩锅,活像两个小偷在警察面前互相指认。 八月底AuBit向开曼法院提交的重组方案,在我看来简直是个笑话。他们居然还想着靠发稳定币、搞资产代币化来翻盘?这就像一个人把房子烧了,还指望靠卖烧烤工具赚钱重建家园。法官多伊尔显然也看穿了这点,他在判决书中那句"连基本账目都搞不清楚"的评语,道破了这类平台的管理乱象。 现在轮到专业清算团队登场了。但以我的经验,这类案子最后能追回两三成资金就算幸运。那些被高收益冲昏头脑的投资者,终究要为自己的贪婪买单。这个案例再次印证了金融界永恒的铁律:当收益高得不像真的,它往往就真的不是真的。从"超级充电"到超级雷暴
开曼群岛的"躲猫猫"游戏
重组美梦与清算现实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香港祭出稳定币最严紧箍咒 美国却准备给加密松绑?
- 香港稳定币监管风暴来袭:企业生存指南
- Web3的未来:当数字世界开始建立国家边界
- 当支付巨头争相布局区块链:Stripe与Circle的Layer1暗战揭开序幕
- 比特币市场观察:美联储走钢丝下的投资机会
- 拆解非洲稳定币迷局:一位金融老兵的真实见闻录
- 加密市场惊魂24小时:老韭菜的血泪教训
- 2025年9月:区块链圈子的疯狂与理性
- 比特币的十字路口:是重生还是沉沦?
- 卡尔达诺(ADA)在熊市中逆袭:这次真能突破1.5美元大关?
- 0822市场观察:比特币进入关键抉择期,鸽鹰之争牵动投资者神经
- 市场观察:当M顶遇上降息预期,我们该何去何从?
- 加密市场重拾活力:交易员眼中的新机遇
- 以太坊面临关键抉择:4700美元关口决定后市走向
- 8月14日加密市场观察:比特币刷新纪录,以太坊蓄势待发
- 8.22数字货币市场观察:BTC与ETH关键点位解析
- 以太坊十周年:一场属于加密世界的成人礼
- 当金融巨头纷纷入局:EVM正在成为华尔街的新基建
- 比特币迎来黄金时代:三大引擎或将推动价格突破19万美元大关
- Web3的未来:当数字世界开始建立国家边界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