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密家的老玩度解赚钱指南3深
作为一个从V1时代就参与Metale的老玩家,看着这个项目一路走来,V3版本确实让我眼前一亮。这次升级完全颠覆了以往的玩法,让我看到了Web3出版的无限可能。 还记得去年第一次在Metale上架自己的电子书时的场景吗?那时候还得走各种审核流程。现在V3直接把这个门槛给拆了——任何人都能自由出版作品,这感觉就像把传统出版社的围墙直接推倒!更妙的是,我们可以为任何作品铸造Shares(相当于成为这本书的"股东"),用RCM来参与。这个设计太精妙了,我上周试着帮朋友的书mint了一些Shares,眼看着需要的RCM量在上涨,这种动态机制让早期参与者占尽优势。 这里有个关键点很多新手容易忽略:Shares和bNFT的转换是单向的!就像把现金存成定期存款一样,一旦转换就取不出来了。我建议新玩家先把Shares留着观望,等看到某本书的热度确实起来了再考虑转换。不过说真的,看到那些耐久度高的bNFT能拿到更多分成,我又忍不住想转换... 说到耐久度为0的"废书",大家别急着处理。我有个朋友囤了200多本R0,现在都在偷着乐——因为在V3里,它们照样能参与版权分成!这就像股市里的"壳资源",谁知道哪天就值钱了呢? 10月10日这个时间节点太关键了!我连夜清点了自己的道具库存:37张卷轴、15个宝石...这些在V4都将成为历史。我的建议是:能用的赶紧用掉,特别是卷轴。虽然官方说会有替代方案,但根据我的经验,新旧交替时期往往藏着最好的套利机会。 刚开始我也担心完全开放出版会带来垃圾内容泛滥,但仔细想想YouTube不就这么过来的吗?现在Metale这个市值排名机制简直绝了——好书自然有人捧场,烂书连汤都喝不上。我最近就在重点观察几个新锐作者的创作动态,准备提前布局他们的Shares。 RCM这个设计太狠了!所有铸造消耗都被锁在流动池里,这不就是DeFi里的流动性挖矿吗?我算了一笔账:随着优质内容增加,RCM的需求会呈现指数级增长。现在囤RCM,相当于在早期买了比特币矿机... 创世NFT的空投权益、白名单的优先铸造权、OPBNB的链上迁移...这些看似边缘的信息里其实藏着金矿。我特别看好inft的价值重估——当挖矿不再损耗耐久度时,现在的inft价格简直就是白菜价! 作为一个经历过三次版本迭代的老玩家,我想说:V3可能是Metale至今最成熟的一个版本。它既保留了核心的阅读经济模型,又加入了DeFi的流动性玩法。不过要提醒各位的是,越是自由的系统,越考验玩家的判断力。建议大家多观察、少冲动,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。 最后分享我的一个小发现:最近社区里有个叫"Web3书探"的账号,经常提前爆出一些优质新书的信息。关注这些信息渠道,往往能比市场快半步发现机会。祝大家在V3都能找到自己的财富密码!颠覆性的出版革命
新旧资产的转换艺术
道具市场的末班车
内容市场的自然选择
代币经济的新格局
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从零到百万:加密货币投资的制胜之道
- Meme热潮下,Memeland如何玩转加密货币市场的流量密码?
- 从青蛙币到现象级模因:PEPE的奇幻漂流记
- 2023数码港创投论坛:一场不能错过的资本盛宴
- 市场风云突变:大盘高位回落背后的投资启示
- 当柴犬币按下72小时倒计时按钮,整个币圈都沸腾了
- 波场TRON与孙宇晨双喜临门!2023区块链颁奖季迎来高光时刻
- 加密货币市场动态:监管趋严与技术突破并行
- NFT市场的寒冬:8月市场深度观察与突围之路
- 当假新闻遇上真行情:比特币ETF闹剧背后的市场躁动
- 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:一场不得不打的硬仗
- DApp开发:当区块链遇见真实世界
- 当云雾邂逅乡愁:一场发生在山野间的乡村文化复兴探索
- 加密市场迎来暖阳?摩根士丹利预判BTC减半或点燃新一轮牛市
- 英国人疯抢比特币?谷歌搜索数据暴露惊人趋势
- 牛市背后的心理博弈:谁将成为下一个风口?
- 印尼金融巨头BRI正悄悄布局一盘大棋
- 币圈老司机带路:市场回暖信号明显,这些关键点位要盯紧
- 比特币狂欢:8成投资者笑开了花,机构玩家疯狂加码
- 当大佬们跑路时:5个你必须知道的加密货币内幕
- 搜索
-